古代的称呼都有哪些

古代为何称呼女孩为"千金",称呼男孩为"犬子"?

中国古代十分讲究礼仪,礼仪规范分为很多种,对他人的称呼也是其中一种。

古代人起名字都是有名、有字。一般来说古人称呼别人都会称呼字,这就是礼仪规范的一种。但是我们还知道,古时候的人是有重男轻女的思想的,所以古时候更加注重男子的发展。但是中国古时候还有称呼的礼仪就是称呼男孩子就会说是"犬子",但是称呼女孩子都会说是"千金",为什么会把男孩子叫犬子,女孩子叫千金呢?

据传,"犬子"一词来源于汉代著名的辞赋家司马相如。《史记》记载,司马相如"少时好读书,学击剑,故其亲名之曰犬子"。

司马相如小时候,他的父母爱子心切,为了儿子好养活,特意选了"犬子"取名。古人迷信,以为狗虽低贱却生命力顽强,若人也能如此,定可以远离鬼魅,健康成长。

后来,司马相如长大,觉得"犬子"不好听,加之仰慕蔺相如的为人,便改名为相如,"犬子"就成了他的小名。随着司马相如的成名,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,"犬子"一词也被更多人知晓。

"千金"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指代女孩的呢?距离谢朏有千年之后了,元代一个作曲家写了一出杂剧,里面提到了"千金"这个词——"**也,我则是个庶民百姓之女,你乃是官宦人家的千金**,请稳便"。

"千金"顾名思义就是形容值钱,"千金纵买相如赋,脉脉此情谁诉",古人觉得用"千金"来指代贵重,是再合适不过的了。我们知道古人是谦虚守礼的,像谢朏的父亲谢庄那样不谦虚的人很少见。

而且他也是在特定情况下得意忘形的一个说法,"千金"一般是对别人孩子的称呼,而不是对自己孩子的称呼。

其实,称呼这种形式,必须包涵真善美的品德,方才是父母善养女儿的目标。才有幸福一生的保障。在这种氛围之下,中国人自然也是养成了讲究礼节的习惯,这在人际交往中特别能体现。

就像这个问题所提的一样,一个人在和别人交往时,对于自家的人和物一般要用谦虚的称谓,简称谦称。

其实这就是一种对自己的谦称和对别人家的尊称的一种礼仪文化,中国人是最讲究礼节的,所以这种称呼的文化就是礼仪文化的一种。千金一般是说别人家的女孩,犬子一般是说自己的孩子。

从0到100岁,古人对年龄有哪些称谓

1、身份不同

尊贵与否一向是从人的身份来看的,殿下和陛下所代表着的身份是不同的。所以比较两者哪个更尊贵要看它所代表的是哪种身份。

殿下和陛下在最初是一个意思,原来都是对天子的敬称,但是随着历史的演变,称谓所对应的对象有所改变,在汉代以后,殿下就演变成了对太子和亲王的尊称。而从三国开始皇太后和皇后也称殿下。

但是由始至终陛下指的都是皇帝,是皇帝的专属称谓。古代以帝王为尊,所以由此来看陛下要比殿下更加的尊贵。

2、两者所指代的对象不同

殿下和陛下最主要的区别就是两者所指代的对象是不同的。陛下的称呼的起源是秦始皇,是古代对于帝王的尊称,而殿下则是作用于帝后、帝妃、太子、公主、诸亲王等许多人。而且在地位上就没有陛下尊贵。

另一个区别就是两者出现的时间不同,陛下固定下来是对皇帝的称谓是出现在秦始皇时期,殿下固定下来对太子等人的称谓是出现在汉朝以后。

3、来源不同

殿下和陛下的来源也是不同的,陛下中的陛指的是台阶,更明确一点就是指的是皇帝门前的台阶,而大臣们要向皇帝进言时都是要在台阶下通过传话内侍转告的,所以称呼陛下,以示尊敬。

而殿下一般用于太子和亲王,因为陛特指皇帝门前的台阶,而太子等人生活起居在宫殿之中,宫殿是他们的标志性物件,所以为了表达尊敬就称呼为殿下。

古代夫妻的互称,反映了男人地位的转变

从0到100岁,古人对年龄有哪些称谓

初度

0岁。是指生日之时。语出《离骚》:“皇揽揆余初度兮,肇赐余以嘉名”。

汤饼之期

指婴儿出生三日。旧俗小儿出生三日,设筵招待亲友谓之“汤饼筵”。也作“汤饼宴”、“汤饼会”。

襁褓

泛指1岁以下幼童。现在以此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。

孩提

指2、3岁的儿童。幼儿始知发笑尚在襁褓中。语出《孟子·尽心》:“孩提之童,无不知爱其亲者。

始龀[chèn]

指男孩8岁或女孩7岁。根据生理状况,男孩8岁、女孩7岁换牙,脱去乳齿,长出恒牙,这时叫“龀”。

总角

8岁至14岁的少年。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,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,形如两个羊角,故称“总角”。

外傅之年

指儿童10岁。语出《礼记·内则》:“十年,出就外傅,居宿於外,学书记。

金钗之年

指女孩12岁。语出《河中之水歌》:“头上金钗十二行,足下丝履五文章”。

豆蔻

指少女13、14岁。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。语出杜牧《赠别二首.其一》:“娉娉袅袅十三余,豆蔻梢头二月初”。

及笄[jī]

指女子15岁。古代女子满15周岁结发,用笄贯之,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。语出《礼记·内则》:十有五年而笄”。

志学之年

指少年15岁。《论语·为政》:吾十有五而志于学。一个人到了十五岁应是有志于做学问的年纪。

舞象之年

指少年15至20岁。语出《礼记·内则》:“成童,舞象,学射御”。

加冠/弱冠

指男子20岁。20岁行加冠礼,表示已成年。若体犹未壮者,称“弱冠”。语出《孔颖达.正义》:“二十成人,初加冠,体犹未壮,故曰弱也”。

而立之年

指30岁。《论语·为政》:三十而立。一个人到了三十岁应该是人格自立、学识自立、事业自立的年龄。

不惑之年

指40岁。《论语·为政》:四十而不惑。40岁为“不惑之年”,即人到中年能明辨事理而不致迷惑。

知天命

指50岁。《论语·为政》:五十而知天命。后人因以“知天命”为五十岁的代称。

花甲之年

指60岁。花甲一词出自中国古代历法,以六十年为一循环,一循环称为一甲子。

还历寿

指61岁的寿辰。60年为一轮,61岁正是新一轮重新算起的时候,故称“还历”。

古稀

指70岁。古稀:古来稀少,而今也不多。语出杜甫《曲江》:“酒债寻常行处有,人生七十古来稀”。

喜寿

指77岁。因喜字的草体形似七十七,故借指77岁。

伞寿

指80岁。因伞字的草体形似八十,故称“伞寿”。

米寿

指88岁。因米字拆开好似八十八,故借指88岁。

白寿

指99岁。因“百”字去“一”为“白”字,故借指99岁。

期颐

指100岁。语出《礼记·曲礼篇》:“百年曰期,颐。"即入生以百年为期,故称百岁为"期颐之年 "。

古人对万物的雅称

《夫妻间的代称》

古代妻子」的别称小君细君:最早是称诸侯的妻子,后来作为妻子的通称。皇后:皇帝的妻子,皇帝对皇后的称呼也称为“梓童”夫人:古代诸侯的妻子称夫人,明清时一二品官的妻子封夫人,近代用来尊称一般人的妻子,现在多用于外交场合。荆妻:旧时对人谦称自己的妻子,又谦称荆人、荆室、荆妇、拙荆、山荆、贱荆,有表示贫寒之意。

娘子:古人对自己妻子的通称。

精糠:形容贫穷时共患难的妻子。

内人:过去对他人称自己的妻子。也称内助。尊称别人妻为贤内助。太太:旧社会一般称官吏的妻子,或有权有势的富人对人称自己的妻子为“太太”,今有尊敬的意思。

妻子:指的是妻子和儿女。早期有“妻子“、“妻室”,也单称妻,有的人为了表示亲爱,在书信中常称贤妻、爱妻。老伴儿:指年老夫妻的一方,一般指女方。堂客:江南一些地方俗称妻子为堂客。

老婆:北方城乡的俗称,多用于口头语言。

良人在战国时期,女子对丈夫的称呼为“良人”,这也是最早时期中国女子对丈夫的称呼。

郎郎”为夫君。李白有“郎骑竹马来,绕床弄青梅”的诗句。

郎君“郎”字后面加上一个“君“字;在“娘“字后面加上一个“子”字,成了表示亲昵的“郎君",“娘子”。

官人宋代,男子地位更是高的惊人,宫延中出现了“官家”一词;

平民百姓中有了“官人“这一称谓。妻子称自己的丈夫为“官人“

老爷仅限于官宦人家对老公的称呼,其在家中的尊贵地位不言而喻。外人,外子在宋代,妻子也有称自己的丈夫“外人“或“外子”

相公清朝,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巨大冲击,但男子地位更高,当时男人都想做大官做王侯将相,于是就有了“相公”的称呼

先生在近代以来,也称“丈夫”为先生,主要指有一定学识而又年庚较高的人。用先生指代丈夫,文雅而又带有仰慕尊崇的意思。

老公老公这词最初却是太监。官名称为寺人、黄门、貂珰。尊称内官内臣、中官、中贵;卑称内竖、阉宦、太监、阉人;民间则俗称老公,现在则是称呼丈夫为老公

(3)

猜你喜欢

发表回复

本站作者才能评论

评论列表(3条)

  • 沛白的头像
    沛白 2025年10月28日

    我是玖玖号的签约作者“沛白”

  • 沛白
    沛白 2025年10月28日

    本文概览:古代为何称呼女孩为"千金",称呼男孩为"犬子"? 中国古代十分讲究礼仪,礼仪规范分为很多种,对他人的称呼也是其中一种。古代人起名字都是有名、有字。一般来说古人称呼别人都会称...

  • 沛白
    用户102801 2025年10月28日

    文章不错《古代的称呼都有哪些》内容很有帮助

联系我们:

邮件:玖玖号@gmail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7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